宗教科
課程目標:
傳遞福音訊息,鼓勵學生以具體的思、言、行為來回應《聖經》中的指引,在生活中把基督徒價值觀實踐出來。
透過宗教課程、課堂活動及禮儀,講授基督徒故事所引出的福音精神,讓學生體驗天主的愛,並能和天主建立共融的關係。
指導學生從基督徒的角度思考,連結宗教知識與生活,幫助學生了解生命的圓滿在於追隨基督,愛主愛人。
教學策略:
本校的宗教科課程以「厄瑪烏教學法」為骨幹,學生在不同的課題,依循「生活經驗」、「基督徒故事」、「結合」、「回應」這四個階段來進行探究、反思及改變,達致個人成長。
本科課程採用「螺旋式」教學法,學生透過學習各級相關課題的價值及態度,配合課堂上的經驗分享,深化和延展宗教知識,以達致培育學生擁有八項人格特質的目標。
本年度學科動向:
1. 藉天主教教育課程,加強心靈培育,展現與萬物和諧共存的尊重態度。
2. 回應教會《願你受讚頌》通諭,萬物皆為天主的恩賜,要愛天主所造,願意承擔責任,身體力行減少浪費、保護環境,展現對生命的尊重,成為地球好管家。
3. 各級全年進行一次修女協教課程,由本校牧民助理陳美娥修女與科任老師共同協教一節宗教課堂,教學內容包括:向學生介紹校內宗教設施、會祖「在仁愛中共存」的精神以及參觀澤仁館和嘉諾撒靜修院等。